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详细信息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
0510-87243529
  • 联系人:陆玲
  • 联系电话:0510-87243529
  • 传真号码:0510-87243529
  • Email:ydcsjjh@126.com
  • 邮编:214257
  • 地址:江苏宜兴高塍远东大道6号

基金新闻 Fund News

国新办举行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点击量: 关键词: 来源:网站管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8日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例行吹风会,邀请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有关情况。

  唐承沛介绍,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和民生福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这些年来,民政部门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织密扎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同时,我国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不完善;相关部门之间救助帮扶困难群众的信息共享不及时;一些地方主要针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实施专项救助,对低保边缘等困难群众的救助不够全面,客观上会出现“陡坡效应”;临时救助没有完全破除户籍限制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救助成效的发挥。

  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从合理确定低收入人口范围、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等方面拟定具体政策举措,提出按照困难程度将低收入人口分层,按照救助内容提供相应的救助政策措施,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数据库,避免救助遗漏或重复救助,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困难群众。

  他谈道,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老年人助餐等实际困难。早在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亲自提议和推动建成杭州市首家社区老年食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社区考察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强调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要把政策落实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李强总理指出,要解决好老年人吃饭等需求,并专门就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结构变化,高龄、失能、空巢、留守等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助餐服务已成为老年人的普遍现实需要和热切期盼。近年来,各地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探索助餐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就餐不便问题,也为制定出台全国层面政策奠定了基础。同时,老年助餐服务在覆盖范围、供给质量、方便可及程度、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与群众的需求和期待还有差距,亟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争取取得更大成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行动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18项措施要求。总的考虑是:以普惠性、多样化为发展路径,坚持政府统筹、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主要任务是: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指导各地紧密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推动实施,从服务供给、服务质量、服务可持续、服务监管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政策措施,探索灵活多样服务方式,促进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

  媒体问答摘录:

  记者:社会救助体系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性制度安排,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此次出台的《意见》具体在哪些方面对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健全和完善?

  唐承沛:《意见》在过去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中办、国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动态监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首先就要把需要救助帮扶的低收入人口找出来,纳入到动态监测体系当中。除了畅通低收入人口自主申报的渠道之外,还要发挥部门间“大数据比对”和基层工作人员“铁脚板摸排”作用,进村入户摸排,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时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意见》提出,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数据库。线上,会同有关部门打通数据壁垒,数据共享,通过数据比对发现困难风险并且作出预警;线下,依靠基层工作人员经常性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并且核实困难风险预警信息。在信息平台中形成“一户一条救助链”,避免救助遗漏或重复救助。

  二是做好分层分类。由于低收入群众的困难程度、困难情形各不相同,这就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救助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意见》按照低收入人口的困难程度分层,根据困难类型分类,提供针对性的救助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的作用和潜力,将专项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扩大范围以后“梯次缓坡”能够实现专项社会救助精准覆盖。

  三是确保应救尽救。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多,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真正形成大救助格局。《意见》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发挥部门联动机制,及时解决社会救助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合力。同时,要求各地强化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众应救尽救,绝不能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有保障。

  记者:《意见》将如何利用动态监测平台做好动态监测,以及分层分类救助?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意见》要求民政部牵头建设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成这个平台之后还要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应用,科学设置预警指标,为相关部门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等服务支持。也就是说,对这些预警的信息要进行分类处置。建设并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是一项重要的机制创新,通过这样一个机制,对于统筹衔接救助资源、有效提升救助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认定对象更加精准、动态监测也更加及时、预警信息更加科学,救助帮扶的政策也更有针对性。

  关于分层分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所谓分层,就是根据困难程度来分层,将需要救助帮扶的低收入人口分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人员。我们可以看到,低保、特困是第一个圈层,这部分人困难程度最深,需要给予的救助帮扶措施也最多。再往外的一个圈层是低保边缘家庭,第三个圈层是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此外,还有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众。

  所谓分类,就是按照困难的类型和救助的内容进行分类,针对低收入人口的困难类型,我们由相关职能部门分别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此外,这次《意见》还明确提出要加强急难社会救助,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做好其他的救助帮扶措施,鼓励开展慈善救助等等,这样就使得这些救助帮扶措施更有针对性,救助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从而把兜底保障安全网扎得更密实更牢靠。

  记者:餐饮消费涉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不少老年人解决用餐的重要方式之一。请问下一步在推动餐饮业发展、支持老年人助餐方面有什么工作考虑和措施?

  唐承沛:老年助餐服务直接关系到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可以讲,是老年人关心、家里人操心、全社会挂心的事,方方面面都关注。老年助餐服务看起来是个小事情,实践中是个大问题。《行动方案》围绕解决老年助餐服务的实际困难,明确相应政策措施,力求有针对性,可操作,见实效。

  一是着力增强老年助餐服务可及性。明确把助餐服务覆盖到有需求的老年人为目的,按照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优化布局,统筹利用现有资源与按需适度新建相结合,推动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支持在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拓展老年助餐服务功能;鼓励引导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主体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支持通过设置集中配送点等方式,为餐食配送提供便利。

  二是着力增强老年助餐服务普惠性。明确坚持有偿服务,不是免费的,各地可根据老年人不同情况分类施策,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同时,引导利用市场化手段满足其他老年群体多样化、个性化助餐需求,通过给予供给主体支持优惠政策等方式,降低助餐成本,推动服务普惠。

  三是着力增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安全可靠性。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老年助餐服务规范,保证餐食营养健康和供应连续稳定,完善智能便捷服务手段,培育优质服务品牌;同时,要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部门联合抽查检查,压实经营主体责任,抓好食品安全和服务场所的生产安全,加强服务中的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管理,防范各类安全风险,让老年人既吃得好、也吃得放心。

  四是着力增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性。文件当中提出“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建立多元筹资、多方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同时,鼓励各地从设施场地、财政投入、税费减免、人力资源等方面完善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保证供给主体适度的盈利能力,解决实践当中存在的老年助餐需求不稳定、持续运营难等方面的问题,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确保助餐服务可持续。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